新闻报道

机制措施齐头并进 市场环境不断净化——2021年金昌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盘点

时间:2022-01-14      来源:

机制措施齐头并进 市场环境不断净化——2021年金昌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盘点

    2021年,金昌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双打”办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取得了新进展,累计办理各类侵权假冒案件173件,罚没款141.4万元。公安机关办理的食品药品、知识产权领域刑事案件数比去年增长400%,宣传部门办理的非法出版物类案件比去年增长了200%,市场监管部门办理非法制造特种设备类案件比去年增长了600%,药品类案件比去年增长了25%,在全省总工会、省药监部门组织的执法比武中,市场监管部门获团体三等奖,打击力度和效能明显增强,警示震慑效果更加凸显。

加强统筹协调,全面推动工作落实。市场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市“双打”办作用,先后4次组织召开全市打击侵权假冒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络员工作会议,对全市“双打”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并创新工作机制,建立了工作周调度制度,针对各成员单位工作特点和承担的“双打”任务,主动走访沟通,既调动了各部门的积极性,又形成了强大合力。会同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农业农村局完善了打击侵权假冒行刑衔接工作机制,全市23个成员单位均已接入 “两法衔接”系统,“双打”工作推进力度明显增强。

坚持多措并举,推进市场专项整治。市场监管部门全面落实“四个最严”要求,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提升改造食品加工小作坊371户,改造提升率100%。对全市7327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实行风险分级管理。全市“互联网+透明车间”“互联网+阳光仓储”“互联网+明厨亮灶”接入数完成省上下达年度工作任务的115%105%106%,智慧治理系统初步实现。完成“两品一械”抽检380批次。坚持质量为纲,组织完成市级监督抽检共63批次,民用散煤市级抽检任务80批次,省级工业产品监督抽检任务48批次,不合格产品后处置率均为100%。网信部门对属地310多家重点网站和225家重点政务新媒体进行了检查,清理网站备用域名2个,删除不规范信息240多条、不良信息2800多条。农业农村部门检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企业1000/次,检查、整顿农资市场6个,依法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件。卫健部门突出消毒产品专项整治,共检查消毒用品经营单位110家,抽检消毒产品216个品种,抗(抑)菌制剂26个品种,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份。邮政管理部门组织开展了寄递行业的专项整治,检查快递网点137个,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1份,约谈企业4家,查办案件5件。林草部门强化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工作,对全市4个重点造林项目的104个苗批、39种树种苗木进行了抽检。

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宣传部门组织开展了“剑网”“净网”“秋风”等行动,严防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流入,办理销售非法出版物案件2件,全市党政机关及企业软件正版化督查全省排名第四。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执法“铁拳”“蓝天”专项行动,培育知识产权国家示范企业1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4家、省级4家、市级8家。注册商标有效注册量2261件,“永昌胡萝卜”成功取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书,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东湾绿萝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取得受理通知书。全市累计有效发明专利433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89件,位居全省第二。

强化司法保护,推进行刑紧密衔接。公安机关积极开展“昆仑行动”,主动出击,快侦快破,始终保持对打击侵权假冒领域违法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全市共破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件4件,移送起诉涉案嫌疑人8人。审判机关共受理侵权假冒、知识产权类民事案件16件。检察机关强化检察监督,提前介入侵犯知识产权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类案件5件,目前已提起公诉12人,不起诉1人,24人正在审查中。

创新监管方法,不断提升监管效能。发改部门积极构建新型监管模式,实现了三级网络纵向连通。在信用中国发布、更新信用信息33.3万条,累计发布并向省级平台交换“双公示”信息6.89万条,城市信用排名全省第三。司法机关深入推进“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全市71名执业律师和138个行政村签订服务协议,实现了“一村一法律顾问”全覆盖。